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中秋節月餅燈籠浪費情況仍待改善

丟棄月餅和剩餘食物
受訪家庭平均丟棄0.97個月餅,數字比2004年及2006年的調查輕微上升。20042006年市民分別平均丟棄0.80.9個月餅;而今年的受訪家庭平均丟棄0.97個。按此推算全港共丟棄了217萬個月餅,若把這些月餅密舖平面,可舖滿6個標準泳池。
     
28%受訪市民丟棄月餅的原因是已過期;16%受訪市民的原因是已變壞;10%受訪市民的原因是味道不好,數字比2004年及2006年的調查有持續上升趨勢

五成家庭表示在中秋節慶祝活動過後,會比平日剩餘更多食物,數字與20042006年的調查相約。

鄭博士建議市民需要小心儲備月餅,避免因變壞和不宜食用造成浪費,市民也應留意月餅的食用日期和小心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月餅,和預備適當份量的食物。

丟棄膠燈籠
約三成家庭表示丟棄一個或以上的膠燈籠,平均每戶家庭丟棄0.73個膠燈籠,推算全港家庭共丟棄了163萬個膠燈籠,數字較2006年(0.5個)調查大幅上升50%,但相比2004年(0.8個)調查仍下降了7%
     
54%家庭會將膠燈籠保存至新一年再用,數字與20042006年調查相約。
因「不想存放」而把膠燈籠丟棄的家庭由2004年的約9%上升至今年的13%

鄭博士表現關注因不想存放而把膠燈籠丟棄的家庭數目有增加趨勢,他建議市民若不想存放膠燈籠,可以考慮把膠燈籠送往有需要人士或慈善團體,在選購膠燈籠時,亦可購買體積較小和易於收藏的膠燈籠,便不用因儲存空間不足而棄掉膠燈籠。若因膠燈籠的零件已壞或破損,市民可把膠燈籠的電線、燈泡和塑膠部份分開,把塑膠部份送往回收。

註一:政府統計署於200611月至20071月期間的全港家庭住戶統計數字

《中秋消費及慶祝習慣》問卷調查
調查共發出350份問卷,成功收回340份。採用的問卷與2006年及2004年的調查相同。今年調查對象是在2004年受訪對象中,抽樣其中的350人,再次回答問卷。2006年的調查則是從2004年受訪對象中,抽樣其中的400人,再次回答問卷。調查主要分有三方面:月餅、膠燈籠和中秋節慶祝活動,以了解市民從2004年開始,在中秋節消費模式及慶祝習慣方面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