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不環保的賀年餐

在團年飯方面,28%受訪市民表示會在團年飯中吃魚翅、40%會吃野生珊瑚魚(如石斑、東星斑)、52%會吃海參、58%會吃花膠、41%會吃鮑魚。67%受訪市民表示因為做節傳統和習慣而吃用這些瀕危物種,顯示市民在有關方面的觀念仍有待改善。

鄭博士指在環保團體的大力宣傳下,市民已意識到吃魚翅和野生珊瑚魚對環境的傷害。但市民轉向吃其他名貴食品,好像花膠、海參和鮑魚,他提醒大家這些東西跟魚翅一樣,因為被過份捕撈而瀕臨絕種。以海參為例,因台灣和香港人相信海參的藥用功效,厄瓜多爾水域的刺參(Isostichopus fuscus)已被捕撈得所餘無幾,現時撈捕地點甚至向北延伸至墨西哥海岸。為確保刺參在厄瓜多爾的群落數目,牠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三中物種,買賣刺參必須附有准許證。


鄭博士又解釋:「花膠其實是大型魚類的魚鰾,製造花膠便要捕殺大量魚類,而可以製成頂級花膠的黃唇魚(Bahaba taipingensis)便因為被濫捕,難以在本港水域內生長至成熟階段。」黃唇魚已被列入自然保護聯盟《瀕危動物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物種。他建議市民進食海鮮和海味時也應留意其產地,並避免食用海參和花膠。

港燈環保家庭成員鄧姜韻儀又表示,她近年從報導得知吃髮菜、魚翅和蘇眉等是會危害環境,但並不知道吃花膠、海參和鮑魚也有問題,現在知道便會減少食用。他們更即場介紹一些環保又好意頭的賀年菜式,例如東成西就(冬菇和西生菜)和生財有道(柚皮和生菜),這些菜色只需用日常食材,既經濟實惠,又環保健康

而為響應綠色力量環保新年的呼籲,港燈正在公司內推行舊物回收計劃,收集衣物、玩具、書籍等捐贈予有需要人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