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五十肩的成因及疾病變化的幾個階段

你可曾覺得肩膀酸痛,感覺手臂上舉困難,午夜輾轉難眠,手臂不知如何放置才能減輕不適感?當氣候改變或冷風太強,情況愈加嚴重。 小心得了冰凍肩!冰凍肩的定義是肩膀關節的活動角度降低,肩膀就像被冰凍住了一樣活動不便,醫學上的專用名詞是粘黏性肩關節囊炎,因好發於40-60歲左右的中年人,因此又俗稱為五十肩。     

五十肩的原因
患有粘黏性肩關節囊炎但找不到原因,稱之為原發性粘黏性肩關節囊炎,而可找出可能致病的原因者則稱為次發性粘黏性肩關節囊炎,可能與致病有關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肩關節拉、扭、挫傷後。 休息太久沒有做關節運動,導致關節囊膠原纖維增生。

2、骨折手術後遺症。 凡是和肩關節活動相關的骨骼發生骨折,手術後需要固定12個月的時間,就有可能發展成粘黏性肩關節囊炎。

3、頸椎退化性關節炎或椎間盤突出症導致頸椎神經壓迫的患者,肩部肌肉乏力或疼痛,影響到肩關節活動度,患上粘黏性肩關節囊炎的機率高。

4、中風患者的癱瘓肢一側很可能在一兩週後發生肩關節疼痛或活動受限。

5、乳癌手術患者患有淋巴水腫情形。

6、慢性肺疾病、心肌梗塞、 糖尿病 (尤其是胰島素依賴型)、 帕金森 病及甲狀腺亢進患者等均是高危險人群。

粘黏性肩關節囊炎早期的病變部位是在纖維性關節囊部分,因骨骼肌肉病變、神經性疼痛、心臟血管系統或內臟反射到肩膀的疼痛,會引起肌肉痙攣、血管收縮,肩膀動起來會感到僵硬,因而不敢活動,活動度不足,造成關節囊緊縮。晚期的病理變化包括關節囊纖維化、增厚,關節周圍的其它軟組織也受到波及,呈現普遍的膠原纖維退化性變化,最後關節囊和周圍的肌腱、韌帶均發生粘黏,關節容量明顯減少。

早期和晚期肩關節病理變化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早期的病變是在關節囊,晚期則波及關節囊以外的軟組織。     

粘黏性肩關節囊炎的病程變化

疼痛期
病人逐漸開始肩膀疼痛,且難以指出明確的疼痛點。疼痛通常在夜間惡化,且側臥患病一側時更加嚴重。由於肌肉痙攣和疼痛,肩關節活動範圍逐漸減少,特別是外轉和外展最顯著。 在日常生活中。 難以梳頭洗臉。 在這一期,病患通常會很焦慮。疼痛期的持續時間並不一定,約2-9個月。

僵硬期
疼痛逐漸減輕但肩關節攣縮僵硬漸漸加重,呈凍結現象。嚴重時,肩關節的動作完全喪失。 大多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順利使用手臂,如梳頭髮、洗頭、摸後背、揮拍、揮桿等運動。 這一期將持續4-12個月,病程長者,可能出現輕度肌肉萎縮。

解凍期
肩關節活動度漸漸恢復,不舒適感逐漸減輕,肩關節的粘黏、攣縮逐漸消除而恢復功能能。 恢復肩部動作的時間不能預測,這期間患者需要6-9個月去恢復功能性的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